2025年版《中国药典》新鲜出炉,收录品种数总计6385种创新高,中药占比高居首位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4年以来,国家药典委员会(ChPC)公示的中成药国家药品标准品种数(157个,按产品名统计,下同)与2022-2023年的数量总和持平。其中,独家品种(含剂型独家,下同)成主力,占比超过58%;一级集团层面上看,神威□□□、远大□□、达仁堂□□□□、华润等领跑,均有3个及以上品种在列。“标准化”建设,对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意义重大,今年两会议案及近年政策指引持续加码,以推动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近日,泰州市人民医院公告称,拟遴选引进36款新药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,“中化生”领域均有涉✅及。其中,独家品种(含独家剂型,下同)占比超七成,包括益气通窍丸□□□□、七蕊胃舒胶囊□□、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等,涵盖五官科用药□□□□、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及全身用抗感染药物等治疗大类。
4月7日,深圳市发㊣改委□□、市卫健委□□□□、市市场监管局□□、市医保局等4部门发布《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》(以下㊣简称《措施》)✅的通知。《措施》通过在九方面制定32条措施,大力发展医药和医疗㊣器械研发经济,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。本措施自2025年4月2日起实施,有效期3年。
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 题:明确价格改革方向——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《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》答记者问。价格治理是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。为进一步✅深化㊣价格改革,完善价格治理机制,中办□□□□、国办近日印发《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》。为何出台该意见?意见部署哪些重点举措?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。
近日,业内流出新疆牵头26省药品联盟集采相关事宜,这并非空穴来风,3月28日,山西省药械集中招标采购中心发出《关于做好二十六省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》(晋药招〔2025〕38号),证实了业内流传的集采内容。
近期,集采消息㊣频传:新疆牵头26省联盟集采浮出水面,广东拟组建246个品种集采,四川69个化学药集采启动在即,安徽将开展全国生物药联盟集采,19个品种成热门㊣选手,不乏贝伐珠单抗□□□、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□□、人促红素等2023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超20亿元的大品种。生物药集采持续扩面提质,广东□□、江西□□、安徽等地积极探索覆盖范围和规则,集采规模及标准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近日,有消息称,第十一批国采在规则上或有变化。米内网数据显示,截至3月25日,已有100余个品种满足国采入围门槛,其中有54个符合申报资格企业数✅(以集团计)达10家及以上,448亿市场波澜欲起,倍特□□□、华润□□□、科伦□□□、石四药□□、齐鲁等蓄势待发。
第十一批集采在即,消化✅系统及代谢化药为国采第二大主力。米内网数据✅显示,2024H1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消化系统及代谢化药销售额超过648亿元,同比下滑6.42%。品牌TOP10中,阿斯利康的达格列净片□□□□、正大天晴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□□□□、默沙东的磷酸西格列汀片位列前三。消化系统✅及代谢化药已有57个品种纳入国采,16个品种备战第十一批集采,齐鲁□□□、正大□□□、倍特等企业多个品种在列。
第十一批集采在即,消化系统及代谢化药为国采第二大主力。米内网数㊣据显示,2024H1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消化系统及代谢化药销售额超过648亿元,同比下滑6.42%。品牌TOP10中,阿斯利康的达格列净片□□□、正大天晴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□□□、默沙东的磷酸西格列汀片位列前三。消化系统及代谢化药已有57个品种纳入国采,16个品种备战第十一批集采,齐鲁□□□□、正大□□□□、倍特等企业多个品种在列。
近日,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官网发布关于2025年引入药品(第1批)的公告,该院决定引进17个品种,包括12个化学药□□、4个生物药及1个中成药。其中,独家品种占比超五成,不乏盐酸阿来替尼胶㊣囊□□、信迪利单抗注射液□□□、复方黄柏液涂剂等临床畅销品种。
3月17日,湖南省医保局发出《关于开展2025年度第一批挂网药品价格纠偏的通知》,该通知指出,综合㊣国家医保局下发数据和我省2025年3月9日药品挂网数据梳理,现对我省挂网药品中存在价格倒挂□□□□、明显不符合价格管理要求等情形的产品,开展2025年度第一批价格纠偏。
第十一批集采在即,全身用抗感染药为国采主力军。米内网数据㊣显示,2024H1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药全身用抗感染药物销售额超过630亿元,同比下滑17.45%。品牌TOP10中,辉瑞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(2:1)儿科用药分类□□□□、东阳光药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□□、西南药业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位列前㊣三。全身用抗感染药已有84个品种纳入国采,16个品种备战第十一批集采,倍特□□□□、齐鲁□□□□、正大天晴等企业多个品种在列。
自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“新质生产力”后,这一概念持续升温,在2025年全国“两会”期间㊣再度成为战略焦点。面对政策机遇与产业变革窗口期,医药行业亟需突破传统范式,以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为抓手,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……围绕这些话题,代表□□□□、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。
2025年将启动第十一批国采,神经系统药物作为国采常客,目前已有13个重磅产品的竞争企业㊣在7家或以上,华海□□□□、科伦□□□□、石四药等㊣100多家集团蓄势待发。在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,人福医药继续称霸市场,海思科1类新药环泊酚注射液连续三年暴涨。2024年至今首次获批的神经系统药物中有17个新品或将冲击2025年国谈,助力销售放量。